鉅大LARGE | 點擊量:559次 | 2022年01月20日
公司自救能否幫動力鋰電池行業(yè)走出"寒冬"?
2019年的冬天剛剛開始,還沒有進入最冷的階段。不過最近,一些動力鋰電池公司已經提前感受到"寒冬"的到來……
多家動力鋰電池公司提前過冬
十一月十九日晚,*ST猛獅公布通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北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猛獅")于近日收到湖北省宜城市人民的《通知書》,根據人湖北農商行的申請,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已受理湖北農商行對湖北猛獅的破產申請,湖北猛獅將正式進入破產程序。進入破產程序后,湖北猛獅由指定的管理人接管,公司將喪失對其控制權,湖北猛獅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十一月十八日晚,堅瑞沃能公布通告稱,2019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司收到子公司沃特瑪轉發(fā)的深圳中院于2019年十一月七日出具的民事裁定書,深圳中院裁定受理自然人黃子廷對沃特瑪的破產申請。
通告顯示,黃子廷以沃特瑪不能清償到期為由,向深圳中院申請沃特瑪破產。深圳中院裁定:受理申請人黃子廷對被申請人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的破產申請。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堅瑞沃能表示,現沃特瑪已進入破產程序,將對公司危機的化解出現積極的影響。但是,依然無法解除公司破產重整過程中面對的風險,無法解除公司暫停上市,甚至終止上市的風險。
除了一些公司破產,此前比克電池也因為和多家公司的糾紛,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十一月7—十二日,容百科技、當升科技、長信科技、杭可科技、新宙邦等紛紛公布通告,向比克電池。十一月十二日晚,比克電池公布官方聲明對此進行回應。
比克電池方面表示,未能如約付清供應商重要是因為公司目前面對著一定的現金流壓力,其中重要受眾泰汽車及華泰汽車未付影響,并因此波及上游廠商。
其實,在外資動力鋰電池公司紛紛涌入的"外憂",補貼退坡、原材料持續(xù)上漲等"內患"的影響下,我國的動力鋰電池市場的洗牌早已加速,競爭日趨激烈。
2020年動力鋰電池公司只有20余家?
資料顯示,2016年,約有200余家動力鋰電池公司進入工信部目錄,2017年降為90余家,2019年上半年,存活的電池廠商已降至60家。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公司只有20余家。
這些出局的公司,大多是因為在產品技術、資金實力等方面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逐漸被大的公司淘汰掉。沃特瑪、*ST猛獅等算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曾經是鋰電市場的領軍人物,如今落到現在的地步,不禁讓人感嘆競爭的殘酷。
小公司逐漸從大眾的視野消失,大公司的業(yè)績也在下降。
十月二十五日晚間,CATL公布今年第三季度業(yè)績。財報顯示,和上半年相比,第三季度CATL的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放緩,該季度營收為125.92億元,同比上升28.8%;歸屬股東凈利潤13.62億元,同比下降7.2%。
CATL表示,第三季度業(yè)績同比下降的原因是,公司部分產品售價下降,毛利率有所降低,再加上第三季度研發(fā)投入上升、管理費用新增,費用占收入比例有所上升。
在整體環(huán)境不好的環(huán)境下,落后的電池公司并沒有放棄努力,通過多種方式尋求自救。
多種方式尋求自救
*ST猛獅在通告中提到,湖北猛獅年產5GWH鋰離子電池項目為湖北省重點項目,且湖北猛獅尚有凈資產近億元,不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湖北猛獅正加緊和相關人積極協商和解方法,擬通過重組等方式盡快和相關人就解決方法達成一致意見。
堅瑞沃能表示,若沃特瑪失去控制,目前上市公司已經另外具備7GWh磷酸鐵鋰電芯產量,假如條件具備,可以短時間擴展至12GWh產量。在合法合規(guī)的前提下,公司已通過出資設立新經營實體的方式幫助相關生產基地進行前期的生產啟動和逐步恢復當中,目前產量利用率大約為6%。沃特瑪進入破產程序,公司主營業(yè)務所涉及的鋰離子動力鋰電池業(yè)務不會發(fā)生改變。但是,公司圍繞鋰離子動力鋰電池開展的主營業(yè)務未來能否恢復生產規(guī)模、銷售規(guī)模及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比克則正和兩家公司積極磋商,并借助法律手段對涉及的進行了充分保障。當前,公司正積極優(yōu)化業(yè)務及客戶結構,拓展小動力和儲能業(yè)務領域,業(yè)務發(fā)展、技術研發(fā)、降本增效等工作正持續(xù)穩(wěn)定推進,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未受影響。
要走出寒冬還要提升自身實力
可以看出,這些電池公司關于自己的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的,為了盡快走出困境,都在做著各種努力。但是,動力鋰電池行業(yè)是個大產業(yè),要許多環(huán)節(jié)支撐,要想搞得好,光靠一兩個公司的努力是不夠的,還要全行業(yè)的協同合作,進而讓整個行業(yè)得到發(fā)展。
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在目前瞬息萬變、前途未卜的大環(huán)境下,動力鋰電池公司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實力,研發(fā)更先進的技術,這樣才能有條件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我們無法預知將來,也無法了解這些公司的自救能否讓他們重塑以前的輝煌。但是每個人都希望好,不管是自己,還是整個行業(y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夢想,不管最后的結果好壞,將來想起來的時候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