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458次 | 2019年11月21日
鋰電池內阻過大的常見原因都有哪些?
鋰電池內阻過大的原因,內阻如何影響鋰電池性能?隨著科技水平的高速發(fā)展,鋰電池的使用范圍及作用早已不言而喻,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鋰電池事故問題總是層出不窮,時時困擾著我們,鑒于此,小編特別整理了鋰電池內阻過大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希望給大家提供方便。
內阻是評價鋰電池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鋰電池內阻的測試包括交流內阻與直流內阻。對于單體電池,一般以交流內阻來進行評價,即通常稱為歐姆內阻。
但對于大型鋰電池組應用,如電動車用電源系統來說,由于測試設備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或不方便來直接進行交流內阻的測試,一般通過直流內阻來評價電池組的特性。在實際應用中,也多用直流內阻來評價電池的健康度,進行壽命預測,以及進行系統SOC、輸出/輸入能力等的估計。
鋰電池的內阻過大的原因分析
(1)正極配料導電劑過少(材料與材料之間導電性不好,因為鋰鈷本身的導電性非常差)
(2)正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3)負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4)配料分散不均勻
(5)配料時粘結劑溶劑不完全(不能完全溶于NMP、水)
(6)涂布拉漿面密度設計過大(離子遷移距離大)
(7)鋰電池壓實密度太大,輥壓過實。(輥壓過死,活性物質結構有的遭到破壞)
(8)正極耳焊接不牢,出現虛焊接
(9)負極耳焊接或鉚接不牢,出現虛焊,脫焊
(10)卷繞不緊,卷芯松弛(使正負極片間的距離增大)
(11)正極耳與殼體焊接不牢固
(12)負極極耳與極柱焊接不牢
內阻是評價鋰電池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鋰電池內阻的測試包括交流內阻與直流內阻。對于單體電池,一般以交流內阻來進行評價,即通常稱為歐姆內阻。
但對于大型鋰電池組應用,如電動車用電源系統來說,由于測試設備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或不方便來直接進行交流內阻的測試,一般通過直流內阻來評價電池組的特性。在實際應用中,也多用直流內阻來評價電池的健康度,進行壽命預測,以及進行系統SOC、輸出/輸入能力等的估計。
鋰電池的內阻過大的原因分析
(1)正極配料導電劑過少(材料與材料之間導電性不好,因為鋰鈷本身的導電性非常差)
(2)正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3)負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4)配料分散不均勻
(5)配料時粘結劑溶劑不完全(不能完全溶于NMP、水)
(6)涂布拉漿面密度設計過大(離子遷移距離大)
(7)鋰電池壓實密度太大,輥壓過實。(輥壓過死,活性物質結構有的遭到破壞)
(8)正極耳焊接不牢,出現虛焊接
(9)負極耳焊接或鉚接不牢,出現虛焊,脫焊
(10)卷繞不緊,卷芯松弛(使正負極片間的距離增大)
(11)正極耳與殼體焊接不牢固
(12)負極極耳與極柱焊接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