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613次 | 2019年04月01日
2018年中國三元材料產量14.12萬噸 同比上漲33%
據(jù)SMM統(tǒng)計,2018年中國三元材料產能33.6萬噸,較2017年新增12.9萬噸,增量來自于湖南杉杉,北京當升,天津巴莫,廈門廈鎢,荊門格林美,寧波容百,貴州振華,四川科能,江蘇翔鷹,中化河北,湖南邦普,宜賓鋰寶等企業(yè)(排名不分先后)。
產量方面,2018年中國三元材料產量14.12萬噸,較2017年同比上漲33%。
2017年底,3系及5系三元材料產量占比約為75%,6系占比20%,8系及NCA系合計占比僅為5%。2018年6月新能源補貼過渡期后,6系及單晶系列產品需求暴增,市場供應相應增多,中低鎳產品型號占比下滑,至12月底,3系及5系產品產量占比合計下降至63%。
三元材料(523型)價格波動主要受到鎳,鈷,錳,鋰價格波動,其中鈷單耗值雖不是最高,但其原材料價格基數(shù)最高,是成本結構最大的金屬原料組成部分。
因此,三元材料(523型)的2018年全年價格走勢基本與其二級原材料硫酸鈷價格走勢一致。2018年一季度,電池廠普遍開工率較低,正極材料廠家生產積極性不佳,部分生產廠家順勢減產檢修產線,市場交易寡淡。一季度末三元材料(523型)價格較年初上漲9%,主要驅動力來自原材料而非終端需求。
二三季度終端需求雖有回暖,但兩極分化趨勢明顯,大廠單晶型號需求火爆,中小廠商的產品沒有競爭力,面臨滯銷窘境。行業(yè)整體需求對鈷拉動有限,市場人士信心難以提振,三季度三元材料(523型)價格加速下跌。四季度終端需求旺盛,大廠訂單飽滿,加之鋰價企穩(wěn),三元材料價格跌速放緩,至2018年年底,中國三元材料(523型)價格筑底15萬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