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73次 | 2022年07月12日
全球首款搭載NCM 811軟包鋰電池汽車"吹了" 高鎳真的"高處不勝寒"?
假如世界上有一種動力鋰電池,能夠讓所有電池公司都為之瘋狂,那一定是高能量密度電池。假如要在高能量密度電池中,找出一個"高冷"的明星,我想當下那一定是高鎳NCM811了。
動力鋰電池中的"網紅"
近年來,"高鎳NCM811"逐漸成為動力鋰電池業(yè)的"網紅產品"。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fā)展,有關動力鋰電池續(xù)航能力和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和此同時,鈷金屬等原材料供應緊缺導致價格不斷上漲。高鎳三元電池,特別是NCM811,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具有巨大優(yōu)勢,吸引了全球眾多電池巨頭爭相研發(fā)。但也正由于"鎳之高",讓不少公司頗感"高處不勝寒"。
搞事情?你們不是說,要在2018年放大招么?
近日,據境外媒體爆料,韓國兩大電池巨頭LG化學和SKI分別證實,將推遲量產高鎳NCM811電池的計劃。LG化學表示將小規(guī)模生產僅用于電動公交車的NCM811電池,而SKI則表示公司的NCM811動力鋰電池將推遲公布。這是啥情況?放鴿子,醞釀的"大招"不放了?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今年年初,韓國現代正式公布了KonaEV純電動SUV,采用LG化學生產的NCM811軟包鋰電池,這也是全球首款搭載NCM811軟包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雙方達成協議將在年內投入市場。據悉,該車型將供應兩個版本,續(xù)航里程分別為300公里和470公里,對應的電池包容量為39.2kwh和64kwh。
而早在2017年,SKI就很得意地宣布首次在韓國開始量產了可用于能量儲存系統的NCM811電池,到2018年第三季度能夠實現規(guī)?;嚻?,并且還信誓旦旦表示,其生產的NCM811電池有望使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達到500公里。
而如今,作為全球動力鋰電池領域的重要領軍者,他們倆卻都不約而同地"食言",曾經吹過的牛逼都不兌現,這不僅讓合作伙伴大呼"不靠譜""坑爹",也讓準備了大額銀行卡、要駕著"全球首款搭載NCM811軟包鋰電池純電動SUV"炫酷、把妹的土豪們大失所望。
牛逼真的吹大了!
電池我國網了解到,高鎳NCM811電池的技術壁壘非常高,在制備工藝、設備、生產環(huán)境,以及配套高壓電解液等方面的要求都遠遠高于普通三元電池。截至目前,國際上僅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高鎳NCM811量產技術,而此次LG化學、SKI紛紛推遲NCM811量產計劃,可能是牛逼真的吹大了,手有點潮,技術還"欠點火候"。
而在國內,雖然早就有有關"2018年是高鎳NCM811電池量產元年"的聲音,但也都領教了高鎳NCM811的"高冷"。業(yè)內專業(yè)人士表示,目前高鎳NCM811體系的產品制作工藝相當苛刻,對環(huán)境要求相當高,對材料生產公司和電池生產公司要求都很嚴格。這導致當前國內布局NCM811電池的公司很多,而能量產的卻寥寥無幾。
高鎳NCM811技術瓶頸導致其商業(yè)化之路進展緩慢,目前國內極少有搭載NCM811電池的新能源車型面世。通常來講,隨著鎳含量的新增,動力鋰電池的循環(huán)性、安全性和倍率性能都會迅速惡化。實驗數據表明,動力鋰電池容量每提升10%,循環(huán)壽命大約會降低20%,充放電倍率降低30~40%,同時電芯會有約20%的溫升。由于安全性問題沒有很好解決,認證難度高,國內的新能源車企不敢貿然嘗試使用。
目前,合成高鎳三元材料的方法重要是高溫固相燒結法,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能差,儲存和加工條件苛刻。當前國內高鎳NCM811材料存在的重要技術問題:一方面是顆粒表面的相轉變,容易引起電池容量、循環(huán)性能的衰減;另一方面是循環(huán)后顆粒碎裂,引起811電池電化學性能衰減,導致熱穩(wěn)定性、安全性能下降。所以,國內高端高鎳三元材料還重要依賴進口。
"其實除了技術門檻高、安全性較低以外,NCM811電池還有包括熱管理系統、供應體系重塑等問題要解決。目前,國內有公司已經開發(fā)出NCM811材料,但距實際的商業(yè)化應用還有不少差距。NCM811電池如要進入到規(guī)模化推廣,還要很長時間。"業(yè)內不愿具名的某專業(yè)人士表示。
另外,高鎳三元電池的產業(yè)化并不僅僅取決于正極材料的突破,其它材料的合理搭配、電池制造工藝和包覆工藝升級、電池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問題解決等都有很大的影響。高鎳三元材料電池的制備工藝難度較大,這對動力鋰電池公司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線改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前線"傳來了"捷報"!
雖然存在諸多障礙,但是要達到國家2020年,動力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以上,系統能量密度力爭達到260Wh/kg的目標,并滿足日益挑剔的消費者的胃口,攻破高鎳NCM811電池技術高地,是國內電池公司未來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如今,在高鎳NCM811技術"攻堅戰(zhàn)"中,國內業(yè)界"前線"已經出現了不少振奮人心的消息。
電池我國網了解到,國內公司的高鎳"攻堅戰(zhàn)"是從技術相對成熟的圓柱電池領域打響的。力神電池副總工程師蘇金然表示,包括力神電池在內的部分電池公司基本解決了NCM811在圓柱電池應用的技術難題。從2017年以來,國內的力神電池、鵬輝能源、比克動力、當升科技等為數不多的公司,差不多已經完成從NCM811小批量生產,再到客戶送樣認證測試的過程。
到目前為止,比克電池生產的高鎳NCM811電池已成功應用于江淮汽車、上汽大通、北汽新能源、小鵬汽車等電動汽車的相關車型上,并入圍國家新能源推薦目錄。當升科技則表示,目前已經完成高鎳NCM811的量產工藝開發(fā),并對客戶進行了送樣測試認證,開始批量供貨。
電池我國網認為,雖然LG化學和SKI都推遲了NCM811批量生產計劃,但他們的技術實力不容小覷,或許正醞釀"更大的招"也未可知。攀登全球高鎳電池技術"珠穆朗瑪峰"的競賽,容不得半點懈怠,要承受住高鎳之"寒",還要從加強自身鍛煉做起,給自己多"充點電"吧,同仁們!
上一篇:全球鋰產量四年內或上升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