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32次 | 2022年07月11日
高鎳NCM811"亮劍" SKI謀我國市場
韓系電池生產公司對我國市場的覬覦由來已久,而今SKI正加快其布局我國市場的步伐。
高鎳NCM811亮劍
據(jù)媒體報道,日前SKI已經被北汽集團(BAIC)選擇為新型電動汽車的電池供應商,該款電動汽車計劃于2020年下半年在國內上市,而高鎳電池成為此次SKI供貨北汽的一大亮點。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由于鈷金屬價格高企且供應不穩(wěn)定,包括TSLA在內的不少車企都已經著手致力于無鈷電池的研發(fā),而此次SKI供應的電池將是低鈷高鎳NCM811,和其他類型的NCM相比,它能夠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將在我國迅速獲得市場份額。
據(jù)了解,將為北汽新能源供應的電池是由SKI在我國的第一家廠——SKI常州廠生產。2019年十二月,SKI和北汽合資成立的北電愛思特(江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常州竣工投產。該廠年產量7.5GWh,重要生產NCM811軟包鋰電池,將為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配套,可滿足15萬輛電動汽車的動力鋰電池需求。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上下游雙向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幾年前SKI等韓系電池生產公司就曾經雄心勃勃向我國市場大舉進攻過,但是卻遭遇了。2015年三月,我國國家工信部制定公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只有使用符合《規(guī)范條件》公司所生產動力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才能登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獲得新能源補貼。
而SKI等日韓公司當時沒能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公司名錄,這意味著搭載日韓公司生產的動力鋰電池的車型將拿不到補貼。這不僅迫使許多車企更換了電池供應商,也令韓日等電池廠商不得不暫停了在我國的投資等相關業(yè)務。
時間到了2019年,我國國家工信部決定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同時國家發(fā)改委聯(lián)合商務部公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yè)目錄》,明確提出了鼓勵外資公司在我國進行優(yōu)質動力鋰電池及其相關產品的投資。當時業(yè)內即有人預測,未來日韓系動力鋰電池公司在華展開收購、并購、建廠等動作將更加頻繁,并逐漸成為常態(tài)。
果不其然,2019年SKI即和億緯鋰能商討要成立合資公司。根據(jù)2019年九月億緯鋰能公布的通告,億緯鋰能或子公司億緯亞洲擬和SKI簽署《合資經營合同》,雙方規(guī)劃合資建設20-25GWh動力鋰電池產量,以積極推進公司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發(fā)展。該合資公司擬生產軟包動力鋰電池,其中億緯鋰能或億緯亞洲將以現(xiàn)金出資5.25億美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50%。
不僅如此,據(jù)電池我國網了解,到2020年年底,SKI位于江蘇鹽城的第二座我國廠也將完成建設,產量為20GWh;該廠的電池產量重要供應在鹽城的東風悅達起亞汽車。
除此之外,為了搶奪我國市場,SKI還在上游材料領域積極展開布局,和我國本土供應商簽訂供貨協(xié)議。
2019年三月,SKI和天齊鋰業(yè)全資子公司TLK簽訂了《長期供貨協(xié)議》,SKI向TLK采購氫氧化鋰。協(xié)議約定的單一年度氫氧化鋰產品基礎銷售數(shù)量合計約占TLK位于澳洲奎納納地區(qū)的氫氧化鋰建設項目達產后年產量的20%-25%。此外,雙方還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就電池供應鏈及相關技術研發(fā)等事項進行了約定,其有效期為兩年。
另外,中科電氣2019年年底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負極材料產品已進入SKI供應體系,目前開始已經有了批量供貨。
實力不容小覷
從實力上來說,作為韓系電池三巨頭之一的SKI頗不容小覷。據(jù)韓國SNEResearch公布的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出貨量約為116.6GWh,同比上升16.6%。其中,前十大公司的出貨量總和為101.3GWh,占全球總銷量的86.87%;SKI實現(xiàn)出貨量1.9GWh,同比上升137.50%,位列全球出貨量排名第10位。SKI目標是,到2025年躍居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市場前三。
據(jù)了解,目前SKI量產的軟包電芯能量密度可達260Wh/kg。根據(jù)此前的規(guī)劃,SKI在2019年正極材料體系將由NCM622升級為摻雜NCM811的NCM622體系,負極材料在2021-2022年將由石墨升級為硅碳負極。2020年的能量密度目標為284Wh/kg,2021年的能量密度目標為294Wh/kg,2022年能量密度有望達到314Wh/kg,隨著硅碳負極的使用2023年能量密度將達到319Wh/kg。
根據(jù)SKI此前透露的產量計劃,SKI計劃把電池生產規(guī)模增至2025年的100GWh。目前正在建設的SKI我國鹽城廠和匈牙利科馬羅姆廠,以及美國佐治亞廠未來也將陸續(xù)投入使用,到2022年SKI電池生產規(guī)模將增至60GWh。
對SKI等韓國公司在我國的布局,此前我國化學和物理電源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劉彥龍曾表示,2020年政策開放以后,競爭還會進一步加劇,因為未來日韓公司包括三星、LG、SKI、松下等在我國都有非常大的產量布局,目前這些公司都在快速建設產量。
電池我國網認為,雖然國家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行期限延長至2022年年底,很大程度上平緩了補貼退坡力度和節(jié)奏,但國內公司終究還是要面對無補貼的競爭環(huán)境,如今SKI等日韓公司志在我國市場,一番激戰(zhàn)肯定是不可防止的,國內公司宜及早籌謀。
君不見,今年一季度LG化學在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的洶涌表現(xià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