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58次 | 2020年06月11日
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爆發(fā)式上升,誰將成為寡頭
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爆發(fā)式上升,誰將成為寡頭?預測全球鋰離子電池需求至2025年可達1306GWh以上,其中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最高,可達1102GWh,占比達84%;消費鋰電需求達126.3GWh,占比10%;根據SNE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鋰電需求可達77.6GWh,占比達6%。有人認為電池需求上升的趨勢堅定,動力領跑上升,且多寡頭格局將成為主導。
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爆發(fā)式上升,誰將成為寡頭?
盡管車市出現負上升,但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保持著快速的上升態(tài)勢,這也強有力地拉動了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的爆發(fā)式上升。目前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領軍公司——寧德時代率先打響產量擴張的步伐。今年七月,寧德時代投資33.52億元進行湖西鋰離子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擴建項目,將建成24條生產線,預計6年后產量達到24GWh的動力鋰電池產量;江蘇溧陽生產基地的產量擴張也在進行,有望在2022年形成10GWh的產量。從寧德時代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預計達到54GWh。
針對今年以來動力鋰電池領域大規(guī)模擴張的趨勢,有業(yè)內人士認為,一方面顯示了國內電池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另一方面也顯露出明顯的缺陷和不足,尤其體現在優(yōu)質產量的缺少。目前已有不止一家公司面對落后淘汰的局面,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寡頭效應開始顯現,高端產量日益集中。數據顯示,目前寧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最高,達34.7%,其后分別是比亞迪占22.9%、合肥國軒占6.1%、上海捷新占3.9%、孚能科技占3.3%。目前市場占有率前十名的公司占據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約81.6%的份額。
我國動力鋰電池走向寡頭時代,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哪家強?
1、比亞迪:草根出身,從貼牌代工到攜手諾基亞
比亞迪創(chuàng)立于1995年,同年十二月獲得了來自三洋的手機電池的代工訂單,比亞迪終于借此開啟了在二次充電電池領域暴走模式。2002年成為國內首家諾基亞鋰離子電池供應商,諾基亞主攻質量,以硬件優(yōu)秀聞名世界。目前,比亞迪是唯一一個連電池都自己生產的垂直一體化公司,比亞迪E6、秦、唐、電動客車K9、專用車等全系產品的電池均為自家生產。
2、CATL:將門之后,隨蘋果攻城略地成為高端智能手機首選
CATL成立于2011年,是ATL動力鋰電分部。ATL自始至終都在走高科技路線,重金購買了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專利授權,解決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鼓包缺陷,為蘋果iPod解決電池壽命問題,隨后ATL成為蘋果iPhone的電池供應商。目前北汽新能源、吉利、上汽、廣汽傳祺、長安等眾多國內一線車企也選擇與其合作。
3、力神:金閨國士,陪跑摩托羅拉飛利浦
力神1997年在天津成立,2000年產品陸續(xù)通過歐盟等產品認證,并主持起草鋰離子電池行業(yè)國家標準。力神2001年成為彼時移動通信霸主摩托羅拉的全球戰(zhàn)略性伙伴,2003年為非典專用防護服供應配套電源,并成為飛利浦手機電池供應商。力神動力鋰電的下游客戶有江淮、吉利、北京現代、眾泰等一批國內大型車企。
4、松下:金科狀元,與特斯拉共襄新能源汽車盛舉
電器之王松下從幾十年的精密家電深厚研發(fā)基礎垂直整合鋰電業(yè)務,為自家3C電器供應消費鋰電,2008年收購了當時手機鋰離子電池業(yè)務居于全球領先地位的三洋,隨后松下一度成為電池領域內的頭號公司。松下除了為特斯拉供應動力鋰電外,還受到了大眾、奧迪、福特、豐田等國際知名車企的青睞。
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yè)集中度提高,國內前兩家寡頭公司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已經占據了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未來全鋰離子電池行業(yè)在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需求將會從2018年的93GWh提升至2025年的973GWh,預計到2021年日本松下、LG化學以及寧德時代的產量都將超過50GWh,是絕對的增量來源,未來的全球電池市場寡頭格局將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