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66次 | 2020年03月06日
外資大舉進軍我國電動汽車市場 蔚來等面對沖擊
據(jù)報道,正當我國政府放松合資規(guī)定來刺激經(jīng)濟上升之際,特斯拉正引領外國公司加速進軍我國電動汽車市場。與此同時,我國本土初創(chuàng)公司則在艱難應對政府補貼縮減帶來的影響。
特斯拉最早將于今年正式啟動我國首家完全由外資擁有的廠的運營,豐田、大眾汽車和其他外國競爭對手也在緊鑼密鼓地推出新能源汽車。
隨著我國政府對電動、燃料鋰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轉變,外國汽車公司紛紛進入我國市場,受到政府補貼支持的國內(nèi)汽車廠商在支持力度日益下降的情況下,將面對一場消耗戰(zhàn)。
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在周四于上海召開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我真的很高興能來到上海超級廠,我認為特斯拉我國團隊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真的令人振奮?!?/p>
“我國在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是世界領導者,”馬斯克說道,“這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我認為去年全世界有一半的電動汽車是我國制造的?!?/p>
特斯拉在我國的新廠將大量生產(chǎn)緊湊型轎車Model3。它還將開始生產(chǎn)SUV車型ModelY,該款車將于2020年上市。作為一款面向我國市場的戰(zhàn)略車型,ModelY的售價預計將只有豪華車型ModelX的一半左右。
特斯拉汽車在我國市場的需求非常強勁。這家加州公司今年一月至六月在該國的銷量約為2.1萬輛,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英國市場研究公司LMCAutomotive的艾倫·康恩(AlanKang)指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特斯拉供應的新技術感興趣。
其他的國際汽車制造商也通過牽手本地合作伙伴紛紛跟進我國市場。目前,外國汽車制造商獲準與至多三家本土公司合作生產(chǎn)和銷售新能源汽車,而非僅僅兩家。大眾汽車已與江淮汽車共同成立了一家電動汽車合資公司。這家德國公司計劃到2020年推出至少30款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在我國生產(chǎn)40款。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正呈現(xiàn)上升。豐田今年上半年銷售了9000輛,相比去年同期幾乎零銷量有長足的進步。這家日本公司今年春天在我國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并計劃明年推出量產(chǎn)的電動汽車,在未來幾年將產(chǎn)品線擴大到至少10款。
外國汽車制造商正從市場的繁榮中獲利,而我國的汽車制造商面對政府補貼2020年全面取消的情況,則在竭力站穩(wěn)腳跟。政府補貼將于2020年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三的上汽集團今年1-六月銷量上升7%,排名第二的北汽集團銷量上升15%。
初創(chuàng)公司受到的沖擊尤其嚴重,因為銷量下降使得它們難以籌集新的資金。這類初創(chuàng)公司曾一度至少有50家。美國私募資本市場研究公司PitchBookData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一月至六月中旬,我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融資額只有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劇降近90%。
由于一系列的電池起火事件,曾經(jīng)走在市場前面的蔚來汽車不得不召回了約4800輛電動汽車,裁員1000人(占其員工總數(shù)的10%)。獲百度投資的威馬汽車則在應對有關其汽車產(chǎn)品的投訴,包括行駛時突然減速。
我國政府的政策變化也在加劇這些公司的困境。在2018年,政府提出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chǎn)和銷售實行配額政策,這意味著那些未能達到生產(chǎn)銷售門檻的汽車制造商可從其他超過門檻的汽車制造商那里購買配額。但該計劃被推遲到今年執(zhí)行,迫使新興公司錯過了配額銷售機會,讓外國競爭對手受益。
一家投資公司的高管表示,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正陷入供應過剩的困境。他預測,經(jīng)營管理不善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將會被淘汰。
我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前取消汽車公司外資占股比例的限制,在2018年它已取消對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這方面的限制。寶馬公司已經(jīng)達成協(xié)議,將其在一家客車合資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