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81次 | 2020年02月24日
韓國電池巨頭為何同室操戈
韓國兩大電池巨頭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近日,韓國SK集團旗下的電池生產商SKInnovation(下文簡稱SKI)表示,計劃在美國起訴競爭對手LG化學,指控后者侵犯其電動汽車專利。SKI提出的新訴訟遭到LG化學的迅速譴責,稱此舉毫無根據,并表示將尋求賠償。實際上,早在今年四月,LG化學就在美國起訴SKI,指控其通過挖角LG化學員工的方式來竊取商業(yè)機密。SKI予以否認,此后雙方勢同水火。
專利糾紛再起
SKI在提起最新一輪訴訟時表示,其正準備通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LG化學總公司和LG化學美國密歇根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它們侵犯其鋰離子電池專利。SKI還表示,計劃對LG集團的另一家子公司LG電子單獨提起美國訴訟,指控其未經授權在電動汽車電池生產中使用SKI的專利。目前,LG化學在美國密歇根州生產電池單元,而LG電子在其附近生產成品電池。
這些訴訟與LG化學起訴我們侵犯商業(yè)機密的訴訟無關,它們是保護我們知識產權的合法訴訟。SKI電池業(yè)務總裁尹永元表示。SKI拒絕透露更多細節(jié),包括何時提起訴訟,但表示將立即采取行動。SKI稱,LG化學的大量電池產品可能受到影響;假如勝訴,LG化學將被禁止銷售這些產品。另外,SKI表示,提交訴訟后它將披露LG化學侵權的細節(jié),且愿意在庭外與LG化學談判,解決問題。
對此,LG化學迅速進行回應,稱這些訴訟毫無根據、非常遺憾、沒有必要。LG化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假如競爭對手承認自己的錯誤,真鋰離子電池廠家誠道歉,并承諾此類事件不再發(fā)生,在他們愿意認真討論賠償問題時我們將同意進行對話。
挖角?商業(yè)竊密?
這并不是雙方的第一輪爭斗。早在2017年十二月,LG化學在韓國起訴SKI,要求法院支持限制該公司5名核心研發(fā)人員離職的請求,而韓國最高法院最終支持了LG化學的請求,并要求5名工作人員在2年內不得離職。
今年四月底,LG化學向美國ITC和特拉華州法院提起訴訟,指控SKI竊取其商業(yè)機密。LG化學在起訴書中提及,過去兩年內,SKI共從LG化學挖走76名動力鋰電池行業(yè)的研發(fā)核心人才,涉及研發(fā)、生產、質量控制等電池業(yè)務的幾乎所有領域,SKI要求這些人員在轉職過程中提交核心工程及技術文件,同時SKI違背商業(yè)倫理,在這些人員入職后將其持有的核心文件進行高頻次的下載。
這起訴訟是保護我們的核心技術及知識產權的必然措施,而這些技術和知識產權來自長期的研究和巨額投資。LG化學首席執(zhí)行官申學哲表示。
關于LG化學的指控,SKI予以斷然否認,稱這些人員均通過正常的公開招聘渠道入職,且LG化學與SKI的主推技術及產品不盡相同,沒必要竊取核心技術。
此外,SKI認為,LG化學的無端指責不僅使其公司利益受損,且會降低國家整體的產業(yè)競爭力,對韓國產品造成不良名譽影響。為此,今年六月,SKI宣布將在韓國首爾地方法院起訴LG化學,要求LG化學針對無端指責SKI的行為道歉,并賠償10億韓元。
爭訂單,搶市場
所謂同行是冤家,LG化學與SKI的恩怨,或許與SKI去年拿下大眾集團的電池大單不無關聯。與LG化學、三星SDI、松下等日韓動力鋰電池巨頭相比,SKI屬于后來者,但其發(fā)展勢頭很猛。自2鋰離子電池012年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電池以來,SKI拿下了多家重要客戶的訂單,包括現代起亞、戴姆勒和大眾集團等。尤其是大眾集團,其原本的重要電池供應商是LG化學,但后來為了分擔風險并確保電池供應,大眾集團于去年十一月中旬將SKI也納入其電池供應鏈體系。
拿下大眾集團電池大單的SKI意氣風發(fā),去年十一月下旬,SKI召開董事會,決定在美國佐治亞州杰克遜縣新建動力鋰電池工廠,總投資金額達到16.7億美元。投產初期年產目標值為9.8GWh,后期經過追加投資,預計年產能將達到55GWh上下。這是SKI在美國的第一家電池工廠,于今年三月破土動工,預計2022年投產,第一批生產的產品將悉數為大眾集團美國田納西州工廠生產的電動汽車配套。
關于LG化學來說,這顯然并不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其在美國動力鋰電池市場將迎來勁敵。與SKI相比,LG化學進軍美國市場的時間更早,且有知情人士透露,LG化學正在考慮在美國建設第二座電池工廠,預計投資金額將達17億美元,建廠備選地點為肯塔基州或田納西州。這座新工廠一旦建成,目標客戶預計為沃爾沃、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現代、通用汽車、大眾等汽車制造商。據知情人士透露,新工廠預計最早將在2022年投產,屆時LG化學在美國市場將直面SKI這個競爭對手。
除了美國外,在歐洲,LG化學和SKI都建有電池工廠,在爭取歐洲客戶方面可謂針尖對麥芒。另外,LG化學、SKI、三星SDI等韓國廠商都瞄準了補貼取消后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都在針對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加速布局。
新舊勢力之爭
目前,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競爭加劇,作為后來者的SKI正在美國、鋰離子電池我國、歐洲等地急速擴張,以打破現有市場格局。自2017年起,SKI開始加大在動力鋰電池領域的投資。除了韓國本土的電池工廠外,SKI分別斥巨資在美國、匈牙利和鉅大鋰電我國建設大型動力鋰電池工廠。
就在今年三月美國佐治亞州電池工廠舉辦奠基儀式前,SKI宣布在歐洲匈牙利建設第二座電池工廠,投資約8.6億美元,規(guī)劃年產能為7.5GWh。匈牙利新工廠預計將于2021年完工,并將從2022年開始向歐洲汽車制造商大規(guī)模交付電池。新工廠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迎合大眾集團的需求。根據SKI的產能計劃,到今年年底,其電池產能將從目前的5GWh提升至20GWh,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將升至40GWh,并且在2025達成100GWh的總產能。
在擴建動力鋰電池工廠提高產能的同時,SKI在隔膜生產上也未曾放松。目前,SKI位于韓國的曾坪工廠每年生產3.6億平方米的鋰離子電池隔膜。去年十月,SKI宣布在我國江蘇省常州市投資興建4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和3條陶瓷涂層隔膜生產線,爭取從2020年第三季度起投入量產,工廠所生產的各種隔膜產品將供應給電動汽車和IT領域電池廠商。今年三月下旬,SKI宣布其新材料子公司將投資3.35億歐元,在波蘭西里西亞地區(qū)建立一家隔膜工廠,生產鋰離子電池隔膜和陶瓷涂層隔膜。SKI表示,一旦3家工廠均投入運營,公司鋰離子電池隔膜年產能將達12億平方米。
在今年五月的一次新聞公布會上,SKI總經理金俊表示,該公司將在今年年內開發(fā)出可支持電動汽車最長行駛500公里的高性能電池,預計最早2021年開始實現商用化。這種電池名為NCM91/21/2,在用作正極材料的原材料中鎳的比重為90%,鈷和錳各占5%。此外,SKI還制定了到2025年躋身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前三的目標。
擴張計劃自然少不了資金的支持。今年八月中旬,SKI宣布將于2020年從美國、匈牙利、我國和波蘭四國的金融機構借調8000億韓元資金,分別用于投資美國、匈牙利的電池工廠,以及我國和波蘭的鋰離子電池隔膜工廠。
SKI的激進擴張正在打破電動汽車市場現有格局,也讓行業(yè)先行者LG化學有了緊迫的危機感,且在LG化學看來,SKI的發(fā)展速度之快與其從自家挖角的研發(fā)人員不無關聯。為此,在針對SKI的訴訟中,LG化學請求ITC禁止侵犯其商業(yè)機密的SKI鋰離子電池和基礎設施技術進入美國市場。此外,據外媒報道稱,在達成合作關系后,去年年底,大眾集團與SKI又商討在德國建立超級電池工廠,此舉惹怒了LG化學,后者揚言要撇開大眾集團,獨自在德國建立超級電池工廠,并聲稱一旦大眾與SKI開始生產電池,將停止向大眾供應電池,最終導致大眾與SKI的超級電池工廠計劃無限期延緩。
目前,韓國政府正在大力培育國內電動汽車電池產業(yè),希望其能與內存芯片、顯示屏一樣,成為重要的出口支柱產業(yè)。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全球競爭加劇之際,上述訴訟可能削弱當地電池制造商的實力,而政府可能會扮演調解員的角色,以確保迅速解決問題。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qū)高盛科技園,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tǒng)定制化方案和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